专利需求
需求信息
*属地
*需求主体名称
*具体需求
*备注
联系人信息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地址
*职位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电话联系,请注意接听

专利供给
专利信息
*专利名称
*所属领域
*技术摘要
*解决的技术问题
*适用场景
*备注
联系人信息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职位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专业顾问与您电话联系,请注意接听

肇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信息

发布日期:2024-11-22 阅读量:26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海外市场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帮助肇庆市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避免在海外市场遭遇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现汇总近期各国际组织及各国家地区知识产权领域内的立法动态、司法案件等内容,旨在帮助肇庆市企业提前识别和评估海外市场的知识产权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保障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合法权益。

  一、国际研究动态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前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较去年上升1位至第11位,成为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报告认为,全球创新指数在一些关键指标上表现出积极趋势,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全球创新的新引擎。报告表示,中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中国创新正展现出强大动能。

  (一)中国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9月26日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评估了全球130多个经济体的创新生态系统表现。报告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次级指数的平均值作为计算结果,主要涵盖知识与技术产出、人力资本与研究、商业成熟度、市场成熟度、创新产出、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等7个大类78项细分指标。

  报告在分析当前全球创新形势时表示,2023年全球风险投资、国际专利申请量和科学出版物数量出现下滑,研发支出增长也有所放缓。但2023年全球技术进步依然强劲,尤其在基因组测序、计算能力、动力电池等领域。5G、机器人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应用正在深化。此外,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还在一些关键指标上表现出积极趋势,包括全球贫困率下降、劳动生产率上升等。

  报告认为,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全球创新的新引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说:“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释放本国人民的创新潜力,对于实现增长和发展以及应对当地和全球性挑战至关重要。”

  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第十一位,是排名前30的经济体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也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中国有效地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报告指出,中国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投入”分别排在第七位和第二十三位,均高于去年。在全球创新指数的七大领域中,中国在知识与技术产出、基础设施和商业成熟度方面的排名靠前;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等具体细分领域,中国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推广对拉动创新发挥重要作用,反映出中国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和广阔前景。

  (二)中国再次成为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最多国家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超过去年的24个,位居世界第一。随着中国创新能力稳步增长,这已是中国连续两年荣登榜首。

  全球创新指数中的科技创新集群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密度分布的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创新产业的集合体,通常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并在全球科技和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全球十大科技创新集群榜中有7个在亚洲,中国深圳—香港—广州城市群、北京市、上海—苏州城市群、南京市排名前十。

  与往年相比,位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集群表现亮眼。其中,中国集群的科技产出增速引人关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表示,中国科技产出快速增长有目共睹,特别是在国际专利申请方面。中国科技集群的强劲表现反映了中国政府的强有力支持、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研究机构的积极参与。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经济学与统计司综合指标研究处负责人、全球创新指数报告联合撰稿人沙夏·文森特表示,全球科技创新集群排名反映了各国在科技文献发表及《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中的活跃程度,中国在这一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

  中国科技创新集群内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产生了大量的创新成果,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全球科技进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卡斯滕·芬克表示,很多创新活动都发生在中国的大都市区,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综合多项指标来看,中国很多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已处于世界最前沿的水平。

  (三)中国构建了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生态系统

  新时代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中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期间,中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33278亿元人民币,比1991年增长233倍。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三大业务体系——《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海牙体系外观设计、马德里国际商标申请中,中国申请人的申请量稳居世界前列。今年7月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过3.8万件,占全部专利数量的70.3%,居世界第一。

  彭博社分析预测,中国高科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从2018年的11%增至2026年的19%,如果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也计算在内,这一比例到2026年将扩大至23%。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网站日前刊文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研发实验室的作用日益增强,很多跨国企业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已成为创新的摇篮,其创新成果正广泛应用在全球各地。

  邓鸿森表示,中国构建了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生态系统,成为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贡献者。“中国提交的知识产权数量超过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这充分证明了中国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

  (文章来源: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二、海外热点案例

  首尔半导体赢得欧洲无线LED专利案

  韩国首尔半导体公司(Seoul Semiconductor)与中国台湾亿光电子公司(Everlight Electronics Co., Ltd.)之间长达七年的LED技术专利纠纷,最终以首尔半导体在欧洲专利局上诉委员会的胜利告终。根据统一专利法院(Unified Patent Court,UPC)于2024年10月10日作出的正式判决,欧洲第三大在线零售商Expert e-Commerce被勒令立即停止在八个欧洲国家销售侵权产品,并需召回及销毁所有侵权商品。

  此次裁决亦确认了首尔半导体在18个欧洲国家/地区对晶圆集成芯片(WICOP)无线LED技术的专利权益。WICOP技术以其独特的LED芯片安装方式,实现了产品的小型化,并通过优化光反射和电流扩散,显著提高了光提取效率。这一技术在手机闪光灯、微型LED显示器、汽车前照灯及高功率照明等多个领域均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首尔半导体公司发现市场上涌现了大量侵犯其WICOP专利权的商品,这些侵权产品的泛滥不仅严重侵害了首尔半导体的合法权益,更对整个LED行业的良性发展与市场秩序构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鉴于此严峻形势,首尔半导体公司毅然决定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坚决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以期恢复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作为全球第六大LED制造商的亿光电子便遭到首尔半导体的指控,其销售的LED产品被诉侵犯了首尔半导体的WICOP技术专利。在纠纷过程中,首尔半导体在全球范围内多次提起诉讼,并先后16次在欧洲、英国等地取得诉讼胜利。特别是在2018年,英国法院认定亿光电子的产品侵犯了首尔半导体的WICOP技术专利,作出有利于首尔半导体的裁决,进一步坚定了首尔半导体在这场法律大战中的信心。

  尽管亿光电子持续在欧洲等地提起上诉,试图推翻之前的裁决,但欧洲专利局上诉委员会的最新裁决再次确认了首尔半导体的专利权。这一裁决不仅全面确认了首尔半导体在18个欧洲国家/地区的WICOP技术专利权,还明确认定了其“No Wire”专利的有效性,并禁止亿光电子在这些国家/地区销售涉嫌侵权的产品。

  此外,统一专利法院还要求Expert e-Commerce停止在八个欧洲国家销售侵权产品,并召回已售出的侵权产品。这些产品的总价值虽尚未确定,但鉴于Expert e-Commerce庞大的年收入,预计这一数字将相当可观。

  据悉,欧洲统一专利法院的这项裁决在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和瑞典同时生效。这是自统一专利法院成立以来,首次有非欧洲专利持有人在主要专利侵权诉讼中获胜,并创下了UPC禁令、召回和销毁侵权产品所涉及国家数量的记录。

  对于首尔半导体而言,这场胜利不仅是对其持续投入研发和创新的一种肯定,更是对其在LED行业领先地位的巩固。过去20年间,首尔半导体将年收入的约10%(约1亿美元)投入研发,并成功申请了18000多项LED专利。此次胜利不仅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为其在全球LED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